美參議院提出印制電路板國防供應鏈安全新法案
據防務新聞網站4月29日報道,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成員、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近日提出《通過透明和持久再投資保護關鍵電路板和電子產品法案》(PCBetter Act),以捍衛國防部的印刷電路板供應鏈。法案要求國防部長支持并鼓勵在國內制造印制電路板(PCB),識別自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進口的PCB造成的安全風險,并避免美軍使用上述國家制造的PCB。該法案還要求財政部設立一個為期10年的電子供應鏈基金,加強美國印制電路板和其他微電子產品的制造業,提高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安全性。目前,該提案已遞交至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
一、法案提出背景
美國電子制造業供應鏈近年來大量依賴進口,其制造電路板的本土公司數量已從2000年的1500家減少到當前的200家以內,制造電路板的原材料氯聯苯更是從2000年的30%跌至如今的5%。電子制造業已經轉移到了亞洲,中國制造的PCB占比正在逐漸上升。霍利在聲明中表示,中國PCB對美國防系統的完整性構成了嚴重威脅。當務之急是向國防部提供可確保PCB供應鏈安全的工具,以保障美軍武器安全。
二、法案主要內容
法案指出,國防部電子系統中使用的PCB大部分來自中國,很容易遭到破壞。《PCBETTER法案》將通過以下方式確保國防部PCB供應鏈安全:
1、授權設立一項為期的10年的國防基金。資助建設、擴建或現代化改造基礎設施,用于開發和制造半導體、微電子、先進電子組裝和印刷電路板;推廣應用微電子、印刷電路板、半導體及相關技術,建立具有商業競爭力的電子產業,滿足國家安全需求;建立適用技術的生產制造工廠,執行必要的安全標準。
2、某些供應商向國防部供貨時,必須公開從某些國家采購印刷電路板的來源。供應商需提供每個PCB的來源清單,以確定PCB是否在“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部分/全部制造和組裝,或存在供應商不能確定的情況。
3、建立測試、補救和預防機制,以解決IT系統中包含或可能包含“涵蓋國家”制造的PCB的安全漏洞。
檢測機制:國防部長應制定計劃,檢測國防部擁有或運營的每個IT系統是否容易受到外國干擾、破壞、刺探和攻擊。
補救機制:發現漏洞時,國防部部長應盡快指派專員對漏洞進行補救,采取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措施包括:利用硬件或軟件隔離印制電路板;銷毀、停用或更換包含漏洞的系統;或者插入可靠的PCB或其他不包含已知漏洞的硬件,對含有漏洞的系統進行物理修改。
預防機制:國防部長須頒布相關法規,要求PCB供應商配合調查,以防止此類貨物和服務出現漏洞。法規包括:分包商的所有權、管理和擔保證明;進行滲透測試、紅隊演習等對商品或服務系統進行模擬攻擊;符合網絡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或后續模型認證。此外,國防部長應每年向國會國防委員會提交年度報告,說明進行漏洞檢測、確認有漏洞、未檢測的系統數量,提供不盡職的供應商名單。
三、反應
《PCBETTER法案》提出后,美國防工業協會(NDIA)對法案表示支持,政策主管韋斯·霍爾曼表示,工業界“廣泛支持”通過“善意的”立法來確保國防系統不被對手破壞的目標,希望在國內發展更安全的替代供應商,擺脫對外國單一來源供應商的依賴。國際電子工業聯結協會(IPC)則一直在游說美國政府采取措施,強化國防電子工業基礎,同時建議國防部了解IPC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