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龍頭生益電子將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年產180萬平的江西項目待投產
繼中國鐵建(10.950, 0.42, 3.99%)、上海電氣(4.730, 0.01, 0.21%)、紫江企業(4.430, -0.10, -2.21%)后,上市公司拆子科創板迎來又一案例。
2月27日晚間,生益科技(32.290, -1.59, -4.69%)(600183.SH)公告擬將旗下印刷電路板(PCB)控股子公司生益電子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當下5G智能終端升級驅動PCB尤其是高端PCB需求增長及消耗加劇,國內PBC制造商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但由于前期產能儲備不足、擴產滯后供應偏緊,因產能緊俏產業鏈主流公司拒單現象較為普遍,行業漲價預期顯現。
在此背景下,主營中高端PCB的生益電子擬赴科創板上市引發了業界關注。
分拆上市為融資擴產
2月27日晚間,生益科技公告旗下印刷電路板(PCB)控股子公司生益電子擬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據了解,生益電子成立于1985年,總部位于廣東東莞,公司主要產品是高速多層PCB、高頻PCB、高密度HDI,主要應用于5G無線通信、網絡設備、計算機/服務器、消費電子、工控設備等領域,客戶主要包括華為、中興、諾基亞、三星、烽火等通訊設備商。
招商證券(18.870, 0.37, 2.00%)調研報告還指出,生益電子目前60%以上的收入來自華為和中興,從技術能力、客戶檔次來看和深南電路(227.700, 4.44, 1.99%)、滬電股份(27.480, -0.91, -3.21%)是同一個層次的供應商。
記者從PCB業內人士獲悉,在通信和數通設備PCB領域,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生益電子為第一梯隊廠商,第二梯隊的包括崇達技術(20.750, -1.15, -5.25%)、景旺電子(46.000, -1.26, -2.67%)、奧士康(61.200, -0.67, -1.08%)、依頓電子(12.400, -0.12, -0.96%)等。
在業內看來,生益電子的產能投產情況直接關系著PCB行業格局,其獨立上市計劃引起了業內關注。
關于生益電子的分拆上市目的,預案指出,近年來受益于通訊電子、汽車電子等下游行業需求PCB產業高速發展,部分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已經實現或正在謀求上市,本次分拆上市后生益電子將依托上交所科創板平臺獨立融資,有利于公司發展PCB及5G通信領域產品業務。
招商證券給出了更為細致的剖析,由于下游通信PCB大周期拉動目前其產能處于非常緊缺狀態,目前生益電子東城1-3期項目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而江西新項目的投放就是為了解決產能問題,但與之相配套的擴產資金一直是制約生益電子成長的瓶頸。本次分拆上市將為生益電子提供獨立的資金募集平臺,將有利于公司吉安項目的順利推進。
江西吉安25億項目追蹤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研報所稱的“江西新項目”即“吉安生益電子項目”。
據了解,按照生益電子五年發展規劃要求,2021年要達到35億/年產值,緊靠東莞總部的萬江工廠已無法滿足發展要求,因此亟需新建工廠擴大產能規模。
2018年10月,生益電子確定將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高精密度線路板項目,即吉安生益電子項目。該項目的投資進展于2019年8月進一步公開,規劃總投資約25億元,一期規劃投資金額13.85億元,由生益電子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實施。
生益科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生益電子主要是做中高端PCB,并且主打通訊類,因為下游需求急劇膨脹現有工廠產能不足,所以才投資了吉安等其他項目。”
據了解,吉安項目產品定位以中高端通孔板為主,將集中應用于5G無線通信、服務器、汽車電子等領域。一期產能為70萬平米,二期產能為110萬平米,合計年產能180萬平米。
以生益電子2018年120萬平總產能來看,江西新項目滿產后生益電子的總產能將達到現在的2.5倍,等于在產能規模上再造1.5個生益電子。
規劃方案顯示,吉安項目一期從籌備到試產需要1.5年的時間,達成穩定生產需要2.5年,達產后將給生益電子帶來10.85億元年銷售收入和1.60億元年凈利潤。
根據預案披露,2018年及2019年1-9月,生益電子分別實現凈利潤2.15億元和3.08億元。這意味著吉安項目一期達產后將使得生益電子年度凈利潤上漲近50%。
那么吉安項目將于何時投產?這是近年來PCB業界關注的焦點。
截至目前生益科技暫未披露該項目的最新進展。生益電子、吉安市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上也未有該項目進度的最新進度信息。
2月28日上午,記者就吉安項目的最新進度情況向生益科技詢問,相關人士回復,“現在吉安項目還在建設過程當中。原計劃是在今年三季度試生產,如果疫情沒有大的影響的話。當然這是按可研報告制定的原計劃,會不會有延誤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