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合緩沖墊常見失效原因與預防措施
1. 緩沖墊失效的常見現象
在長期使用或高強度生產中,壓合緩沖墊可能出現多種失效問題,包括:表面龜裂、厚度變薄、導熱性能下降、彈性衰退、局部硬化等。這些問題會直接導致溫度傳導不均、壓力分布失衡,從而引發PCB翹曲、分層、氣泡、銅箔壓痕等缺陷。
2. 熱老化導致的性能衰退
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會加速緩沖墊材料的熱老化,尤其是硅膠和橡膠類材料,會發生鏈段斷裂或交聯結構變化,導致彈性和回彈率下降。預防措施包括:使用耐高溫性能更優的材質、控制壓合溫度在推薦范圍內、縮短高溫保壓時間。
3. 機械疲勞與壓縮永久變形
在反復的壓合循環中,緩沖墊會因機械疲勞而失去部分彈性,產生壓縮永久變形。這種情況下,即使未出現明顯裂紋,也會因回彈不足而無法均勻傳遞壓力。應定期更換緩沖墊,并在生產中監測壓縮回彈率變化。
4. 化學腐蝕與污染
在PCB壓合環境中,殘留的助焊劑、清洗劑或樹脂溢出物可能附著在緩沖墊表面,長期積累會腐蝕或污染材料,影響其導熱與彈性性能。預防措施是保持壓合環境清潔,定期清理緩沖墊,并在必要時使用防污染涂層。
5. 使用壽命管理與維護策略
建立緩沖墊使用壽命檔案,記錄每片緩沖墊的使用次數、壓合溫度與壓力條件,根據經驗數據在性能衰減前更換。同時建議備有不同材質與厚度的緩沖墊,以應對不同產品的工藝需求,確保壓合過程長期穩定。